首 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科学研究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生指南  信息公开  校友风采  光荣榜  院长信箱  ENGLISH 
大气科学学院
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 首 页>>学术信息>>正文
大气科学学院杨显玉博士发表一区Top期刊论文报道四川盆地春季臭氧污染形成机制
  大气科学学院

近日,我校大气科学学院杨显玉副教授、王式功教授、张小玲教授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合作,在地学领域中科院一区Top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IF=6.792)上发表名为“Origin of regional springtime ozone episodes in the Sichuan Basin, China: role of synoptic forcing and regional transport”的学术论文,报道了天气形势强迫与区域传输共同作用下的四川盆地春季区域臭氧污染形成机制。杨显玉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由于强烈的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复杂的地形特征及独特的气象条件,近年来四川盆地臭氧污染形势日趋严峻,且春季臭氧污染呈现出污染时间提前,区域尺度污染加重的趋势。该研究结合MetOp卫星的IASI臭氧柱浓度数据、区域高分辨率空气质量模型WRF-CMAQ和气象与环境观测资料,针对2020年春季四川盆地大范围持续性臭氧污染事件进行了综合分析,讨论了不同天气形势强迫下的四川盆地臭氧及前体物传输机制,发现不同天气形势控制下四川盆地内存在东北与东南两条传输通道,自上游地区传输到下游城市地区的污染物因地形与静稳形势的共同作用而积累。此外,该研究基于数值模拟结果进一步识别了夜间残留层在区域传输作用下对成都及周边地区臭氧污染的影响机制。该研究增进了四川盆地春季臭氧污染来源的了解,为进一步探究四川盆地臭氧污染成因和制定合理的排放管控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污染物传输机制

文章信息:Yang, X., Wu, K., Lu, Y., Wang, S., Qiao, Y., Zhang, X., et al. (2021). Origin of regional springtime ozone episodes in the Sichuan Basin, China: role of synoptic forcing and regional transpor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16845.



关闭窗口


网站导航
 
通知公告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Schoo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航空港校区气象楼
联系电话:028-85966389   邮政编码:610225   运营管理/技术支持:大气科学学院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