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科学研究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生指南  信息公开  校友风采  光荣榜  院长信箱  ENGLISH 
大气科学学院
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 首 页>>师资队伍>>研究生导师>>正文
教授 王东海
 

                                                          

【基本信息】

所在部门: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职 称:教授

出生年月: 1965年11月

电子邮件:wangdh7@mail.sysu.edu.cn

办公电话:010-68407136


【个人简介】

王东海,男,教授,生于1965年,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5-1998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Oklahoma)大学风暴分析与预报中心(CAPS)做博士后工作。2013年入选中国气象局科技领军人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航空气象研究联合实验室”主任。从1987年开始即从事短时风暴数值预报模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1993年博士毕业后留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在此期间主要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建立、发展和完善一个旨在用于灾害性中尺度对流天气系统研究和预报的非静力对流风暴数值预报模式,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中尺度动力理论研究。1995-2000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Oklahoma)大学风暴分析与预报中心(CAPS)作为博士后和高级研究科学家进行风暴数值预报和分析的研究工作,是ARPS(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模式系统的主要开发者和改进者之一,在模式的动力框架、数值计算技术、模式物理过程以及卫星雷达资料同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模式基础性研究开发工作,该模式系统可以用于多尺度数值天气预报的业务应用和理论研究,并因此荣获2001年度俄克拉荷马大学创新奖。2000-2005年在美国航天航空局研究中心工作,相继担任NASA CRYSTAL-FACE科学组首席研究员(PI),主持高分辨率云系统模拟和资料分析同化,并于2003年获NASA团体成就奖。2005年底,作为中国气象局特别引进人才,担任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担任世界气象组织THORPEX亚洲区域委员会委员, THORPEX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局工程咨询专家,中国气象学会天气学、热带气象学、高原气象学和数值预报等专业委员会委员,《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大气科学》、《气象学报》、《应用气象学报》、《热带气象学报》、《暴雨灾害》、《气象科技进展》等专业期刊编委。主持过或正在主持的项目主要有国家973项目“持续性强降水”(课题负责人)、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2项和面上项目2项、科技部/财政部气象行业科研专项2项以及作为专题负责人参加国家973项目“登陆台风研究”和“南方暴雨”等课题、外交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国气象局等其它科研项目、以及民航局空管局数值预报工程和省市气象局等气象精细化预报系统研发项目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刊物收录论文60多篇。主要从事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数值预报方面的研究。


【研究方向】

1. 天气动力学

2. 中尺度气象学

3. 数值天气预报


【在研项目】

1.青藏高原科学试验关键区物理协调大气分析模型与数据集的构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主持

2.我国持续性重大天气异常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国家973项目,课题主持

3.东亚区域云与陆表物理过程的模式参数化技术研究,财政部/科技部行业专项,项目主持

4. 东北亚极端灾害天气预报技术研究与示范, 外交部/财政部亚洲区域专项资金,项目主持

5.一种正交地形追随坐标系理论构建及其模拟研究,2012.01-201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主持



【完成项目】

1. 我国东北强降水天气系统的动力过程和预测方法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主持

2. 华南典型暴雨β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构特征及其物理过程的数值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主持

3. 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国家973项目,专题主持

4. 台风登陆前后结构和强度突变机理,国家973项目,专题主持

5. 东亚区域数值预报业务模式关键物理过程参数化技术系统研究,财政部/科技部行业专项,项目主持

6. 人事部人才引进科研项目,项目主持

7. 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局校合作等中国气象局研发项目,项目主持

8.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重点项目,项目主持

9. 中国民航局空管局民航气象京沪穗三地数值预报系统工程项目,项目主持



【学术专著】

1.暴雨数值预报与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14,编著

2.东北冷涡暴雨研究,科学出版社,2015,专著



【发表论文】

1. 王东海,尹金方,翟国庆. 2014:1960年以来东亚季风区云-降水微物理的直接观测研究.气象学报, 72(4),639-657

2. Yin Jinfang, Wang Donghai, and Zhai Guoqing. 2015: An attempt to improve Kessler-type parameterizations of warm cloud microphysical conversion processes using CloudSat observations. J. Meteor. Res., 29(1): 82-92

3. Yin, J. F., D. Wang, G. Zhai and B.Xu, 2014: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quid water content and cloud number concentration in the stratiform clouds over north China, Atmos. Res., 139(2014), 137-143.

4. 赵艳风, 王东海, 尹金方. 2014. 基于CloudSat资料的青藏高原地区云微物理特征分析. 热带气象学报, 2, 239-248 (通讯作者)

5. Wang Donghai, Duan Yihong, Liu Ying et al., 2013: A case study of the mixed rainfall-snowfall event associated with an extratropical cyclone in autumn,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7(5),601-625

6. Zhang Y., Donghai Wang, Panmao Zhai, Guojun Gu, and Jinhai He, 2013: Spatial Distributions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roposphere Water Vapor Content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Journal of Climate,26,5637-5654(通讯作者)

7. Wang Donghai, Liu Ying, Zhu Ping, Yin Jinfang, Li Xiaofan, Tao Wei-Kuo, 2013: Cloud Microphysical Budget Associated with Torrential Rainfall during a Landfall of Severe Tropical Storm Bilis (2006).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7(2): 263-272

8. Wang Donghai, Zhu Ping, Yin Jinfang, Li Xiaofan, Tao Wei-Kuo, 2013: Effects of Vertical Wind Shear, Radiation, and Ice Clouds on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s during a Landfall of Severe Tropical Storm Bilis (2006). Terr. Atmos. Ocean. Sci. Journal, 24(3): 383-392

9. 尹金方, 王东海, 翟国庆, 王志恩, 2013: 基于星载云雷达资料的东亚大陆云垂直结构特征分析, 气象学报, 71(1),121-133(通讯作者)

10. Li Yiyuan, Donghai Wang, and Bin Wang, 2012: A new approach to Implement Sigma Coordinate in a numerical model.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 12, 1033-1050. (通信作者)

11. 王东海, 杜军, 刘崇健, 2011:正确认识和对待天气气候预报的不确定性. 气象, 37(4), 385-391.

12. Wang Donghai, X. Li, and W. –K. Tao, et al., 2009: Effects of vertical wind shear on convective development during a landfall of severe tropical storm Bilis (2006), Atmospheric Research, 94, 270-275.

13. Wang Donghai, X. Li, W. –K. Tao, et al., 2010: Responses of vertical structures in convective and stratiform regions to large-scale forcing during the landfall of severe tropical storm Bilis (2006), Adv.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7(1), 1-14.

14. Wang Donghai, Xiaofan Li, and Wei-Kuo Tao, 2010: Torrential rainfall responses to radiative and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of ice clouds during a landfall of severe tropical storm Bilis(2006). Meteor. Atmos. Physics, 109, 107–114.

15. Wang Donghai, Xiaofan Li, and Wei-KuoTao, 2010: Cloud radiative effects on responses of rainfall to large-scale forcing during a landfall of severe tropical storm Bilis (2006). Atmospheric Research .98, 2-4, 512-525

16. Wang Donghai, and Shuai Yang, 2010: An atmospheric dry intrusion parameter and its application. Acta Meteorological Sinica, 24(4), 492-500.

17. 李艺苑, 王东海, 王斌, 2009: 中小尺度过山气流的动力问题研究. 自然科学进展, 19(3), 310-324.(通信作者)

18. 王东海,杨帅,2009:一个干侵入参数及其应用,气象学报,2009,67(4),522-529

19. Wang Donghai, Li Xiaofan, Tao Wei-kuo, Liu Ying, and Zhou Haiguang, 2009: Torrential rainfall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a landfall of severe tropical storm Bilis (2006): A two-dimensional cloud-resolving modeling study. Atmospheric Research, 91, 94-104.

20. 王东海, 柳崇健, 刘英等, 2008:2008年1月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特征及其天气动力学成因的初步分析. 气象学报, 66(3), 405-422.

21. 周晓平、王东海, 1996:短时风暴数值预报模式研究Ⅰ.模式的理论框架,大气科学,Vol.20, No.1,1-11.

22. 王东海、周晓平, 1996:短时风暴数值预报模式研究Ⅱ.模式的基础试验结果,大气科学,Vol.20, No.3,279-289.


【获奖情况】

1.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世界气象组织)THORPEX 项目优秀贡献奖,2014年

2.中国气象局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奖,2013年

3.论文被评选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领跑者5000),2013年

4.首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纪念证书,

北京市委市政府,2009年

5.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中国气象局,2009年

6.科技奥运先进个人,科技部,2008年

7.美国NASA团体成就奖,美国NASA,2003年

8.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创新奖,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2000年

关闭窗口


网站导航
 
通知公告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Schoo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航空港校区气象楼
联系电话:028-85966389   邮政编码:610225   运营管理/技术支持:大气科学学院新媒体中心